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陈辉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关于中国画教学

2022-08-04 13:45:39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艺术教育者应把艺术理想、博学传统、独立思考、审美价值、品位修养、体现时代视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目标。具体实践时,需要的是对传统的梳理和放眼世界,在传承与融合中突破与超越,在中西合璧中嫁接和移植,倡导艺术的批评精神和开放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思想,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法,因材施教,注重特色,在艺术坐标和艺术取向上有独立判断,强化艺术独特口味和自我相貌,通过作品展现出艺术的表现魅力和时代风貌。

  中国画是一种通过写意方式表现物象的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们这样去实践,以笔墨直接表现物象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训练过程,需要悟性与实践的不断锤炼和长期积累,从笔墨赋形到以形写神的不断完善,笔墨才能得以精进与提升。以下六点是我对中国画教学的基本归纳

  一.本土情结之基础

  本土性即民族性,民族性是根,民族性是源,民族性是魂,民族性是特殊的地域文化的积淀,与其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差异,并成为本民族最具鲜明艺术个性和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

  一个艺术家置身于养育着他的土地上,熟悉的生活感爱,受教育的背景,潜移默化的民族精神,地域文化的熏陶和被感动生活与自然等都驱使着他们把这些题材和资源自然的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这些内容和元素它不是凭空的捏造和想像,而是发自作者内心深处的独白,是流淌在作者生命里的血液,是艺术生命之魂。作品里的一形一色,一点一线都是作者自己要说的真心话,它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根深蒂固,朴实真挚。换句话说,如果艺术家对艺术表现的事物根本不熟悉或没有深入的理解,而一味追求某种时尚,或者不知所措的茫然重复,或者不加思索的完全崇洋来选择其艺术语言,必然会失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之根,艺术中最具有价值和灵魂的东西没有了,作品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鼓励学生要先做勤于思考的思想者--确立方向,再做勤于动手的耕耘者--实施目标,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文化特征属首要位子,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技术手段尚在其后。

  民族艺术是地域性艺术,多个地域性艺术构成了世界文化艺术的斑斓与多彩。

  二.感悟生活之源泉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见的景物并不一定是如意完整的构图,或缺乏点、线、面的对比关系,或缺少画面的节奏韵律。它需要画者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嫁接和移植方可有称心之构图、如意之画作。艺术作品的魅力是我们对真实的客观观察后所获得的一种主观感悟中的重构与再创,是艺术审美对生活和自然的归纳提炼与无限升华。通常我们对经历过的事情会有切身的感触,对赋予感染力的情景与事物会有感动,对颂扬人性之美与生命之魂会有心灵的震撼。感触的激情与心灵的震撼撞碰出灵感的火花,汇集成美之画境,这是感动于生活和自然的艺术发现。慧于眼、应于手、得于心,蕴涵着生动的气韵和生命的气息。

  画格与品位是人品和学养的综合体现,是艺术理想的长期积累和坚守,是恒定的心态和不灭的信念,是对艺术虔诚的人文情怀。艺术的感觉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体验与感知。艺术的灵感是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被激活的那一刻而获得的艺术冲动,主观感受下所形成艺术审美形式转化为以形写神、借形写意、气韵生动的图像和画境,如此的艺术冲动非常珍贵。多数的佳作都诞生于此时的迸发。

  感悟生活是要发现生活中的美,把美的感受寄情于笔端。

  三.以形写意之表达

  中国画写意造型观在表现上不同于西画的表现方式,它是画者通过对景物形态观察及感悟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意象的表达方式,它与实际物象存在着一定的客观上的精度差异,中国画造型崇尚的是笔墨气韵,以形写神。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绝妙之形,是含蓄深长的遐思和意味不尽的感怀。其形态的艺术性不是以表现与原物象的相同性来看待,也不是以精准的尺度来衡定它对物象表现的客观性,中国画写意的本质是追求写意精神与人文情怀的关照,有它独立完整的程式系统和文化基因。独特的血缘因素使中国画与其它架上艺术保持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拉开了风格与面貌的距离和差异,并存留着那块其它绘画形式无法取代的原生态之园。

  艺术形式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特征性,才有其存在的意义。这并不是固执的保守。借鉴和学习其他艺术门类之精华,对中国画是有益无害的。关键是选择得当,借鉴合理,对症下药。我们可以借鉴传统的经典范式并结合当代审美取向来确立构图,选择中西融合的“洋腔中唱”来表现物象,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古腔新韵”来重构画面,汲取西画中构成及色彩的优长来丰富中国画,还可以在自然的长期写生中探索和开拓笔墨新象。

  每一门类的画种间都有其特殊性,也有其局限性,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施展优长,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形写意是中国画造型观的至高境界,平面化的散点成像是它的形式语言特征,这也注定了当形态通过我们的主观意识而净化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范畴时,形态就不是一个单一的物象,应物象形就已自然转化为以形写意的艺术构想,成为富有灵性的载体,这些客观形态已游离出它的客观本体,由自然形态升华为艺术形态,绽放着形神兼备的异采和生命的象征。

  四.比例分割之美感

  比例分割是一种数据差的比例之美。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将数据、比例视为造型美之要素,在构图中有黄金分割的布局被称之为好构图、美之图。掌握构图中物象间的比例关系,对画面进行比例量感的分割,对形态面积的比例差作合理分配,控制好构成画面量感差异的对比关系,调整好物象间的节奏美感,就易经营好画面的总体布局。

  解析比例分割和经营位置的意义在于教给学生以二维的几何视角去概括和归纳自然景物的繁复性,对形态各异、变化多样的物象作比例分块和量感的调配,每一形态要合适地安排在所属的板块内,形成有序的排列,这样,画面的大格局就能确定下来。再根据画面的需要,确立虚实与强弱、主次与藏露的节奏关系。同时,要把造型艺术元素中的点、线、面的构成形式与自然形态作分析组合,使经营位置合理有序,韵美有秩。

  在教学中,学生们面对大场景的自然和复杂多变的物象时,通常不知如何下笔,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怎样控制画面的节奏关系,怎样能确立完整的构图等力不从心。其实,这些被动的主观因素所缺少的就是比例分割画面的构成意识。

  五.技术含量之支撑

  一幅作品的技术含量是指艺术操作手段对艺术作品的绝对完善,艺术作品技术指数的高低对作品的艺术内涵的表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画面意境的具体体现。画家所选择的表现方法、材料运用、绘制手段以及形式美感对主题内容的烘托都属于技术层面要解决的问题。

  作品的结构比例、虚实关系、色彩变化、节奏韵律诸多环节都是技术问题,技术是作品艺术共性规律下的个性表现。每个画家通过学习传统和创新实验获得了属于自己能熟练应用且有独特性的技术方法,而这种技术方法和技术含量是其他人难以操作和模仿的,有绝对的技术语言下形成的技术“秘方”,“秘方”是技术含量,特定的技术为表现符合它的内容添嫁衣,内容和形式就可完美统一,从而达到随心所想,心手同步之境。

  技术的最高层面是表达作品的艺术性的体现,技术存在的意义是营造画面的意境。艺术是手艺活。技离不开练,艺离不开技,技是为艺服务的,艺术家技术素质的高低关系到艺术作品的格调表现。技术含量的难度应该是艺术表现的综合体。从构图到用笔,从造型到设色,从结构到虚实,从对比到统一,无不凝聚着技术的光芒.

  六.形式多元之创新

  艺术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各具特色,保持彼此间的差异,与其它艺术风格拉开距离,突显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创立独特的相貌特征。

  通过研究学习和比较积累,逐渐树立起独特的个人风貌,形成明晰的、具有识别性的艺术语言。尽管这样的艺术探索非常艰难,这类的艺术探险可能会半路夭折,如此的选择或许会被冷落,但艺术家和学者应具有的一种艺术理想和求知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做出的选择,一种向未知挑战的信念和向终极目标探索的意志在向他们召唤。

  开拓创新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吸收、消化、推陈、发展的创新。  传统是动态的、发展的、更新的。从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和艺术格局来看也足以说明这一点。继承传统的最好方式就是对传统的发展,突破传统的已有格式重在实验和创新。实验是艺术原创性的基础,实验孕育着艺术新生命的胚胎,实验带来了艺术可能出现的创新和闪光,实验的目的是总结前人的艺术风格,吸纳消化,取精求异,并与其拉开艺术风格的差异,寻找独特个性的艺术定位。

  开拓创新不是丢弃传统。传统自然存在于民族的文化中,渗透于民族的血脉中。传统文化和民族根脉是艺术家永恒坚守的艺术之魂。艺术提倡包容与借鉴,纵向承传、横向移植,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嫁接西方文化的精华。

  艺术贵在创新,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但创新未必就能产生好的结果,未必就能孕生出精品和杰作,但艺术的新品种一定是诞生在创新里。

  创新之变不是断裂之变,丢失之变,它是传统基因与当代文化结合的质量和优化之变。应该说,现代艺术的纯粹不应否定古典艺术的优雅,当代艺术的多元也不应否定现代艺术的绝对。传统艺术与现当代艺术是共生、共融、共存的百花之园。

  向优秀的传统和经典学习,以自然为师,深入生活,感悟艺术,开辟新路径。

  陈辉

  2015.3.23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陈辉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